又一退市股來了!
*ST泛海(000046)1月26日晚間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關于泛??毓晒煞萦邢薰竟善苯K止上市的決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從2023年9月份的階段性高點3.39元/股,到如今0.38元/股,*ST泛海股價跌幅接近90%,總市值僅剩19.75億元。
被終止上市
昔日山東首富已被限高
根據(jù)公告,*ST泛海股票在2023年11月30日至2023年12月27日期間,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tǒng)連續(xù)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2023 年 8 月修訂)》第 9.2.1 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同時,*ST泛海股票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被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不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將于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后十五個交易日內摘牌。
*ST泛海股票終止上市后,根據(jù)深交所有關規(guī)定,公司股票將轉入全國股轉公司代為管理的退市板塊掛牌轉讓,公司已聘請山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后為公司提供股份轉讓服務,并授權其辦理證券交易所市場登記結算系統(tǒng)的股份退出登記、股份重新確認及股份轉讓系統(tǒng)的股份登記結算等事宜。
此外,*ST泛海也提醒投資者、證券公司等市場主體在股票摘牌前及時了結股票質押式回購、約定購回、融資融券、轉融通、深股通等業(yè)務。對于將在股票摘牌后至完成退市板塊初始登記期間到期的司法凍結業(yè)務,建議有權機關在股票摘牌前通過原協(xié)助執(zhí)行渠道提前辦理續(xù)凍手續(xù)。
實控人曾是山東首富
公開資料顯示,泛??毓晒煞萦邢薰境闪⒂?989年,于1994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中國房地產行業(yè)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實控人為盧志強。
2014年之前,泛??毓傻臉I(yè)務以房地產開發(fā)為主,此后公司開始向金融領域轉型,通過收購并入信托、保險、證券、期貨、典當、資管等金融資產。
2016年,泛??毓捎瓉砀吖鈺r刻,實現(xiàn)營收246.7億元,同比增長79.4%,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盧志強的個人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在2015和2016年連續(xù)進入《胡潤百富榜》前十,身家力壓許家印。2015年,盧志強以830億元財富,成為山東首富。截至2020年,盧志強身家依然高達620億元,排名第66。
而2023年的《胡潤百富榜》中,已經(jīng)找不到盧志強的名字了。且企查查顯示,盧志強如今也已成為被執(zhí)行人,被限制高消費。
圖片來源:企查查
說好增持上億,結果只買了2889元
1月4日,泛??毓晒骘@示,其控股股東中國泛??毓杉瘓F有限公司原計劃在2023年9月5日起的4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增持金額為1億元至2億元。但截至2024年1月4日增持計劃期限屆滿,中國泛海僅增持了公司股份1100股,合計增持金額僅為2889元,遠低于增持計劃的金額下限。
公告指出,中國泛海受自身資金壓力及融資渠道不暢等因素影響,未能按期完成增持計劃。此舉違反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jiān)管指引第10號股份變動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公告還強調,這次增持行為不會導致公司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也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化。
2023年5月,*ST泛海股價曾連續(xù)多個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當時發(fā)布了董監(jiān)高及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的增持計劃,一度提振了股價,但效果短暫。
業(yè)績方面,2016年巔峰時期,*ST泛海營收達到246.71億元,凈利潤達到31.09億元。2020年開始,公司業(yè)績急轉直下,公司對旗下部分地產項目及相關商譽計提了減值準備,當年凈利潤虧損46.22億元。此后,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持續(xù)走低,2021年、2022年凈利潤均虧損超110億元。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87億元,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20.54億元,公司經(jīng)營虧損有所增加,資產負債表未能得到改善。
新涉20億元債務糾紛
1月24日,*ST泛海發(fā)布公告稱,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分行(以下簡稱“渤海銀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將公司及相關方訴至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同時渤海銀行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凍結上述被告名下銀行存款約20.2億元或者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ST泛海表示:“鑒于上述訴訟正在進展過程中,目前無法估計對公司的最終影響?!?/p>
相關事件起因于2018年11月份,彼時*ST泛海境外全資附屬公司中泛集團向渤海銀行申請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本應于2023年11月14日歸還的上述融資剩余未還本息,至今尚未完成償付工作。
因此,渤海銀行請求判令中泛集團向渤海銀行償還貸款本金17.13億元及相應的利息、罰息、復利。同時,渤海銀行請求判令*ST泛海就中泛集團應向渤海銀行支付的全部債務承擔還款責任。
據(jù)證券日報報道,中國企業(yè)資本聯(lián)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此認為:“這一事件凸顯了*ST泛海在經(jīng)營和財務管理上的嚴重問題。公司不僅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還因各種糾紛而陷入法律困境。控股股東的增持計劃未能如期實施,也反映了其自身可能存在的資金鏈問題。”
根據(jù)1月24日晚間中信建投發(fā)布的臨時受托管理事務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月18日,中國泛海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泛海股份31.65億股,其中29.92億股被司法凍結,占比高達95.38%。此外,截至2023年6月末,中國泛海有息債務余額達1255.5億元。中國泛海有息債務存在糾紛及涉訴情況,正積極與現(xiàn)有債權人進行協(xié)商,尋求解決債務問題的方案。
面值退市加速市場出清
自中弘退成為首家面值退市股后,面值退市已不再是資本市場的“稀罕事”。
2023年,面值退市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全市場足足有20只,較前兩年明顯加速。進入2024年,節(jié)奏還在持續(xù)。
1月19日晚,昔日“服裝設計第一股”*ST柏龍公告觸及面值退市;
同日*ST愛迪也公告稱,公司股票收盤價已連續(xù)20個交易日低于1元,已觸及深交所交易類強制退市的情形;
1月16日,*ST華儀被終止上市暨摘牌,成為2024年A股首只退市的股票。
分析人士表示,表面看,這些公司是因股價跌破面值觸發(fā)了終止上市情形。進一步剖析發(fā)現(xiàn),這些面值退市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經(jīng)營惡化、違規(guī)占用擔保、資不抵債等問題,實質已不具備持續(xù)經(jīng)營能力。在注冊制改革創(chuàng)造出進出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下,這類公司被投資者“拿腳投票”淘汰出局,為更多好公司騰出體現(xiàn)價值的空間,實現(xiàn)以“退”為進,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
開源證券表示,2023年交易類退市、重大違法類退市數(shù)量出現(xiàn)大幅增長,意味著退市新規(guī)使得A股多元化退市渠道逐漸暢通?!?元退市”的規(guī)則設計,可以將那些基本面持續(xù)惡化的上市公司通過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方式使其股價持續(xù)低于1元,甚至對于部分股價極低的公司還能在20個交易日之前提前鎖定退市,從而幫助投資者提早做出投資判斷。因此,2023年以來“1元退市”已經(jīng)成為A股落實市場化退市機制的重要手段,預計未來“1元退市”的上市公司數(shù)量還會逐漸增加。
目前,資本市場上有ST鴻達、*ST新海、ST星源、ST世茂、*ST博天等股票價格已低于1.2元/股,距離1元的“生死線”僅一步之遙。上述公司無一例外均為風險警示公司,各自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和風險。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接受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面值退市成為不少上市公司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于投資者而言,則應當辯證地看待面值退市的風險。如果公司基本面并未出現(xiàn)實質性惡化,即便股票退至三板市場,股價仍有修復的機會。不過,對于基本面持續(xù)惡化的公司,投資者應堅決回避,不應抱有僥幸心理”。
來 源 | 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張賽男、朱藝藝)、證券日報、公司公告、公開資料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黃圣依、楊子助力帶貨,170萬元貨僅賣一單!商家報警
大本營外門店全關!武漢公司已全部注銷
涉案金額超7億!郭富城、舒淇等參演電影涉詐騙,超2100人中招,遍布全國!